您现在的位置:特泵首页 > 信息动态 > 行业动态 >
齿轮泵的组成部件讲解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
时间:2020-02-25 作者:特种泵阀 点击:
  
  齿轮泵壳体的磨损主要是浮动轴套孔的磨损(齿轮轴与轴套的正常间隙是0.09~0.175mm,不得超过0.20mm)。齿轮工作受压力油的作用,齿轮尖部靠近油泵壳体,磨损泵体的低压腔部分。另一种磨损是齿轮泵壳体内工作面成圆周似的磨损,这种磨损主要是添加的油液不净所致,所以添加没有杂质的油液。齿轮泵长期运转总内部零件磨损后会造成内漏,一般在齿轮端面和止推板之间内泄,随着内部磨损间隙的增大,齿轮泵的自吸能力会越差、压力也会越来越低,造成齿轮泵流量减小。齿轮泵内漏造成压力和流量变小。其中浮动轴套与齿轮端面之间泄漏面积大,造成内漏的主要部位。齿轮泵的这部分漏损量占全部内漏的50%~70%左右。磨损内漏的齿轮泵其容积效率下降,油泵输出功率低于输入功率。其损耗全部转变为热能,因此会引起齿轮泵过热。若将结合平面压紧,因工作时浮动轴套会有少量运动而造成磨损,结果使压力流量下降,这样的浮动轴套更换或修理。
  从产品的生产工艺上来看,齿轮泵在齿轮方面采用双圆弧正弦曲线齿形制造。它与渐开线齿轮相比突出的优点是齿轮啮合过程中齿廓面没有相对滑动,所以齿面无磨损,运转平稳,无因液现象,噪音低、寿命长、。该泵摆脱了传统设计的束缚,使得齿轮泵在设计、生产和使用上进入了一个新的。
  齿轮泵的基本部件是高速旋转的叶轮和固定的蜗牛形泵壳。具有若干个后弯叶片的叶轮紧固于泵轴上,并随泵轴由电机驱动作高速旋转。叶轮是直接对泵内液体做功的部件,为齿轮泵的供能装置。泵壳的吸入口与吸入管路相连接,吸入管路的底部装有单向底阀。
  1、导轮。为了减少离开叶轮的液体直接进入泵壳时因为冲击而引起的能量损失,在叶轮与泵壳之间有时装置一个固定不动而带有叶片的导轮。导轮中的叶片使进入泵壳的液体逐渐转向而且流道连续扩大,使部分动能地转换为静压能。蜗牛形的泵壳、叶轮上的后弯叶片及导轮均能提高动能向静压能的转化率。
  2、轴封装置。由于泵轴转动而泵壳固定不动,在轴和泵壳的接触处有间隙。为避免泵内高压液体沿间隙漏出,设置轴封装置。齿轮泵的轴封装置有填料函和机械密封。填料函是将泵轴穿过泵壳的环隙作成密封圈,于其中装入软填料(如浸油或涂石墨的石棉绳等)。机械密封是由一个装在转轴上的动环和另一固定在泵壳上的静环所构成。
  3、泵壳。泵壳有轴向剖分式和径向剖分式两种。大多数单级泵的壳体都是蜗壳式的,多级泵径向剖分壳体一般为环形壳体或圆形壳体。一般蜗壳式泵壳内腔早螺旋型,用以收集从叶轮中甩出的液体,并引向扩散管至泵出口。
  4、叶轮。叶轮是的作功部件,泵通过叶轮对液体作功。叶轮型式有闭式、开式、半开式三种。闭式叶轮由叶片、前盖板、后盖板组成。半开式叶轮由叶片和后盖板组成。开式叶轮只有叶片,无前后盖板。
  齿轮泵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四大故障分析:
  1、油泵内部零件磨损
  齿轮泵内部零件磨损会造成内漏。其中浮动轴套与齿轮端面之间泄漏面积大,是造成内漏的主要部位。这部分漏损量占全部内漏的50%~70%左右。磨损内漏的齿轮泵其容积效率下降,油泵输出功率低于输入功率。其损耗全部转变为热能,因此会引起油泵过热。若将结合平面压紧,因工作时浮动轴套会有少量运动而造成磨损,结果使农具提升缓慢或不能提升,这样的浮动轴套需要换或修理。
  2、油泵壳体的磨损
  主要是浮动轴套孔的磨损(齿轮轴与轴套的正常间隙是0.09~0.175mm,大的不得超过0.20mm)。齿轮工作受压力油的作用,齿轮尖部靠近油泵壳体,磨损泵体的低压腔部分。另一种磨损是壳体内工作面成圆周似的磨损,这种磨损主要是添加的油液不净所致,所以需要添加没有杂质的油液。
  3、油封磨损,胶封老化
  卸荷片的橡胶油封老化变质,失去弹性,对高压油腔和低压油腔失去了密封隔离作用,会产生高压油腔的油压往低压油腔,称为“内漏”,它降低了油泵的工作压力和流量。齿轮泵它的正常工作压力为100~110kg/平方厘米,正常输油量是46L/min,标准的卸荷片橡胶油封是57×43。自紧油封是PG25×42×10的骨架式油封,它的损坏或年久失效,空气便从油封与主轴轴颈之间的缝隙或从进油口接盘与油泵壳体结合处被吸入油泵,经回油管进入油箱,在油箱中产生大量气泡。会造成油箱中的油液减少,发动机油底槽中油液增多现象,使农具提升缓慢或不能提升。需要换油封才可排除此故障。
  4、机油泵供油量不足或无油压现象:工作装置提升缓慢,提升时发抖或不能提升;油箱或油管内有气泡;提升时液压系统发出“唧、唧”声音;拖拉机刚启动时工作装置能提升,工作一段时间油温升高后,则提升缓慢或不能提升;轻负荷时能提升,重负荷时不能提升。
沧公备:13090002006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