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二千前,人类就发明了齿轮传动装置。早期的齿轮采用木料或金属铸造成形,只能传递两轴问的回转运动,不能传动的平稳性,承载能力也很小。随着生产的发展,齿轮运转的平稳性受到重视。1674年丹麦天文学家罗默提出用外摆线作齿廓曲线,以运转平稳的齿轮。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齿轮技术高速发展,人们对齿轮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733年法国数学家卡米发表了齿廓啮合基本定律;1765年瑞士数学家L.Euler建议采用渐开线作齿廓曲线。渐开线圆柱齿轮自L.Euler提出后,特别是19世纪出现的滚齿机和插齿机,解决了渐开线齿轮的大量生产和精度问题,使渐开线齿轮取得了在工业界的优势地位。
在技术发展的,齿轮传动作为机械传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传动功率大、、结构紧凑、传动比、传动平稳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化工、汽车、船舶、航空、能源等国民经济的重要中。齿轮泵作为齿轮在工业中应用的一种重要装置,在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中占有很大比重,其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自吸性好、耐污染、使用、寿命较长、制造容易、维修方便、价格便宜。但渐开线型齿轮泵也有不少缺点,主要是流量和困油引起的压力脉动较大、噪声较大、排量不可变、高温效率低等。这些缺点在某些结构经过改进的齿轮泵上己了很大的。近年来,齿轮泵的工作压力有了很大提高,额定压力可达到25Mpa,高压力可达31.5Mpa。另外,产品结构也有不少改进,特别是三联、四联齿轮泵的问世,部分地弥补了齿轮泵不能变量的缺点。而复合齿轮泵的出现使齿轮泵的流量均匀性了很大的。其使用也在不断扩大,许多过去使用柱塞泵的液压设备也已改用齿轮泵(如工程起重机等)。
齿轮泵体内表面磨损主要是吸油区段圆弧形工作面。如果出现轻微磨损,可用油石修磨去毛刺后使用。泵体是由铸铁铸造毛坯成型,出现严重磨损时应更换新件。齿轮泵的端盖用铸铁制造,出现磨损现象后,轻微的可在平板上研磨修平,磨损比较严重时应在平面磨床上磨削修平。修磨后的端盖与泵体配合连接的平面接触应不低于85%平面度允差、端面对孔中心线的垂直度允差、两端面的平行度允差和两轴孔中心线的平行度允差均为O.Olmm。磨削后的表面粗糙度Ra应不大于1.25μm。如果泵内齿轮两端面是用磨削,则泵体宽度尺寸也要改变,与齿轮两端修磨去掉的尺寸相等,重新加工后的泵体两端面应达到标准的技术要求。
齿轮泵使用过程中注意:
1、齿轮泵紧固端面螺栓时,齿轮泵用力要对称均匀,边紧边盘动转子。若遇到卡涩,齿轮泵应松掉螺栓重新紧;
2、电泵的驱动轴与电机轴的连接采用弹性联轴器;
3、齿轮泵驱动轴不能承受任何径向垂直力,皮带、链条、齿轮等侧向驱动方式禁止使用;
4、底板强度要够,不要时间长了,泵的底板一软,造成电机与泵不对中,而损坏泵;
5、弄清楚泵的允许转速和现场工作转速;
6、务必让流体进到入口,尽量不要干转和空转;
7、齿轮泵的与出口不要接反了,造成泵不出料来。
在液压传动中,液压油的泄漏是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由于泄漏的存在,严重影响系统设备效能的充分发挥。因此,这个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液压设备的正常使用及液压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1、泄漏的概念
液压系统的工作液体是在液压元件和管道的容腔内流动或存留的。循环的工作液体里应在规定的容腔内流动。然而,由于压力差的关系,故有少量液体从压力较高的地方越过容腔边界,经过各个固定零件的接触面或两个相对运动零件的间隙等流到大气中或压力较低的地方,这种现象称为泄漏。单位时间内泄漏的液体体积,称为泄漏流量,简称泄漏量。泄漏分为内泄漏和外泄漏两种。
1)、内泄漏—内泄漏是指液压系统中液压元件内部少量液体从高压腔流到低压腔的泄漏。内泄漏是不可避免的,要求尽量减小。
2)、外泄漏—外泄漏是系统中工作液体从高压腔流到大气的泄漏,外泄漏是不允许的,应该减小到低程度。
2、泄漏的危害
泄漏问题,直接影响到机械的性,经济性,与性指标,液压系统泄漏的影响很大,会影响到系统的工作性及性能。使系统压力调不高,系统发热。由于密封不良,外界污染物容易侵入,造成恶性循环,使主机或者元件过早磨损。对执行器而言,会导致系统运动速度不稳定,工作性降低,可能造成控制失灵,运行异常,寿命缩短,甚至造成事故,增加机器的停工时间,降低生产率。泄漏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同时对设备造成交叉感染,甚至引起火灾。其直接后果是浪费能源,增加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