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齿轮泵过程中,会出现油泵突然不打料的问题,遇到这种问题应及时检查做相应处理:
一、齿轮泵自身阀弹簧失效,泵出入口的介质大量返回入口,造成不打量,处理方法是检查、替换弹簧。
二、泵内部磨损严重,造成齿轮端面与端盖的轴间总间隙超标,齿轮泵出入口的介质大量返回泵入口,应停泵检查。
三、泵入口、出入口管线的阀门未全部打开,也可造成不大量,应做相应检查。
四、泵入口管路堵塞或大量漏气,应对入口管路作相应检查。
五、电机转速不够或反转,应检查电机,根据检查结果作相应处理。
此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齿轮泵不适用于输送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及高挥发性、低闪点的液体;长期运行时齿轮泵内的齿轮容易磨损,输送介质流量小。而齿轮泵法兰形式不同,要求使用的垫片也不同。光滑面法兰一般只用于低压,配软质的薄密封垫;
齿轮泵的启动具体步骤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将溢流阀的压力调整到1.0MPA以下转动10秒左右,检查系统的动作,外泄漏、噪声、温升等是否正常。
二、将溢流阀的压力调整至液压系统的保护压力运行范围。
三、用手转动齿轮泵联轴节,应感觉轻快,受力均匀。
四、点动电动机,看泵的转动,声音等是否正常。
五、检查系统中的阀是否在调定的许可压力范围。
六、在排油口灌满介质,以免泵启动时因干磨造成内部部件损坏。
七、不少于2秒的空负荷运转,检查泵的运转声音是否正常和液流的方向是否正确。
八、检查泵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应与泵体上标牌所指示的方向相符合,如果没有特别要求,一般的齿轮泵站在电机端看,均为左进右出。
九、检轴承是套在泵轴上支撑泵轴的构件,有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种。常见的轴承润滑方式有油润滑和脂润滑两种。
齿轮泵在输送无润滑性、高粘度介质时,(齿轮泵配套电机直连输送高粘度一般不会超过3000cst,如果粘度过高,请选择大流量齿轮泵配套减速机使用,避免过载损坏电机,或者达不到现场工况的使用要求),那么要根据输送介质的腐蚀性大小,正确选择过流部分齿轮、轴的材质问题,还要选择正确的调质问题,比如齿轮是淬火还是氮化或者是镀硬铬处理等等。密封选用四氟骨架油封与四氟填料密封组合也可以,或者是选用硬质合金机械密封,或者是硅对墨机械密封。
要选用高压力,大弹簧,压缩量大的机械密封,特别是在输送粘度稠度比较不错的介质时,介质进入机械密封后会造成机械密封粘住,动、静环无法活动,压缩失效从而造成泵泄漏的情况。除此之外,关键还有就是齿轮、轴在选择正确的情况下,轴套的材质也重要,一般在齿轮泵在输送高粘度无润滑性介质时,轴套应选择碳化硅或氧化锆陶瓷或锡青铜等材质。
齿轮泵是所有液体泵中结构,而且对于使用的寿命以及性的特点是明显的。齿轮泵也叫正排量装置,即像一个缸筒内的活塞,当一个齿进入另一个齿的流体空间时,液体就被机械性的挤排出来.因为液体是不可压缩的,所以液体和齿就不能在同一时间占据同一空间,这样,液体就被排除了,由于齿的不断啮合,这一现象就连续的发生,因而也就在泵的出入口提供了一个连续的排除量,泵每转一转,排出的量是一样的,随着驱动轴的不间断的旋转,泵也就不间断的排出流体,泵的流量直接与泵的转速有关,在泵内有很少量的流体损失。因为这些流体被用来润滑轴承及齿轮两侧,而泵体也可能无间隙配合,故不能使流体100%的从出入口排出,所以少量的流体损失是必然的.然而泵还是可以良好的运行,对大多数挤出物料来说。
齿轮泵由一个电机驱动,可地阻断上游的压力脉动及流量波动。在齿轮泵出入口处的压力脉动可以控制在1%以内。在挤出生产线上采用一台齿轮泵,可以提升流量输出速度,减少物料在挤出机内的剪切及驻留时间,降低挤塑温度及压力脉动以提升生产率及产品质量。
为了齿轮泵运行平稳,所以齿轮泵的齿轮重合度大于一,也就是说当一对齿开始进入啮合时,另一对齿未能脱离啮合,这也就使得在两对齿之间形成了一个封闭区间,该区间既不与高压压油区相通,也不与低压区吸油区相通,当齿轮继续旋转,在高压区啮入的齿之间油压增加,形成压,当该队齿转过中间点,这对齿之间空间增大,形成吸空现象,出现大量气穴,在增压时,使得齿轮啮合阻力激增,对浮动侧板上的滑动轴承形成很大压力,而在低压区形成气蚀和大噪音。这种现象叫做困油现象。
解决办法通常是在浮动侧板上开卸荷槽,卸荷槽开法是在高压啮合区开槽,使得啮入时形成的高压油流入压油区,也就是压油口,而低压区开槽使得啮出时形成的真空区与吸油口相通,这样就解决困油现象。